亲,还记得去年9月到12月,海淀教育的宣传报道《海淀的“新品牌 新优质”潜力校都是什么范儿》吗?当时,我们分13批次把海淀区新优质学校建设工程的申报学校都归纳成不同的“范儿”,充分展示了海淀新优质学校的育人理念、课堂教学和师生风采。 现在距离“新优质学校建设工程”正式启动已经整整一年,这些申报学校都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?小编要告诉你的是,48所学校正在“起范儿”,逐步迈入海淀区新优质学校的行列! 不信? 我们先来看看现在的双榆树一小和十一学校一分校 

[部分ppt展示] ▼上下滑动查看 
第十一学校一分校 新优质 新突破 新征程 







双榆树一小 问题导向 变革实践 文化内生 






您刚才看到的,都是小编在海淀区“新优质学校建设工程”总结部署会上了解到的,您是不是也为学校发生的变化深深感动? 
今天下午,在十一学校一分校,海淀区教委主任陆云泉、海淀区教委副主任罗滨、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吴颍慧、海淀区教育系统各学区管理中心主任以及48所“新优质校”申报校代表共同见证了这一时刻。 现场图片 
活动背景: 海淀区为持续增加优质教育资源总量,进一步提高中小学办学质量,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,于2016年3月25日启动“新优质学校建设工程”。“新优质学校建设工程”作为海淀区教育综合改革三大项目之一,是十三五期间海淀建设高水平、均衡化教育强区,推动教育内涵发展,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迫切需求的重要举措。项目实施一年以来,由区教委牵头,教师进修学校、教育科学院具体指导学校,各项目申报学校抓住机遇、改革创新、谋求发展,取得了一定的成绩。 精彩会场: 此次海淀区“新优质学校建设工程”总结部署会,不仅是全面总结2016年“新优质学校建设工程”工作的经验,更是部署此工程2017年全面推进的各项工作。会上,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吴颍慧以《凝心聚力 提升品质 成就新优质》为题,做了项目的阶段性工作总结,并且详细解读了《海淀区新优质学校建设工程全面推进方案》。 [吴颍慧工作总结、推进方案部分ppt展示] 吴颖慧 凝心聚力 提升品质 成就新优质 









为了将“新优质学校建设工程”推进得更全面、更有序,海淀区教科院还介绍了下一步问卷、征文、下校调研等具体工作安排。 现场图片 

▐ 海淀区教委主任陆云泉做总结发言: 
“新”优质学校——“新”在哪里? 一、 “新”——在教育理念 二、 “新”——在课程资源 三、 “新”——在教师团队 四、 “新”——在学生团体 一年来,在“新优质学校建设工程”的引领下,海淀区48所学校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。“海淀区新优质学校建设工程”实施的目的在于使海淀的学校获得发展,大家一起向前行走,才能走的更远,希望学校成长为老百姓满意、孩子喜欢、教师价值体现、具有海淀特色的新优质学校。 未来举措: (一)2017.3-2017.12,诊断分析阶段 按照新优质学校建设工程“诊断——分析——改进”的思路,本学期, 将重点对成员学校进行“诊断、分析”,对48所成员学校办学品质进行诊断评估。 (二)2018.1-2019.12,优化提升阶段 根据前期诊断分析结果,对学校进行精准扶持。从学校内部治理能力、教育教学质量、学生全面发展、教师发展、校园环境等方面开展分类项目培训与实验。 (三)2020.1-2020.12,评估认定与总结阶段 研究制定“新优质学校”评估指标体系,开展学校测评。采用边建设,边认定的方式,对成员校进行滚动式分批认定。预期在2020年,将办学品质提升明显、实现特色发展的学校认定为首批“海淀区新优质学校”。同时,总结、提炼项目建设经验,汇总项目成果,形成可供推广的学校品质提升的经验,形成文字报告。
|